O数据报告/ DATA REPORT

对不起,没有250平米大房子,用不了1699元的米家扫地机器人

8月的最后一天,小米生态链2016秋季沟通会召开,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发布新品米家扫地机器人,生态链上又添新成员。其实米家要出扫地机器人的消息早在其官方微博中就已初露端倪,而且玩的一手好文案——#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

但是,米家的这款“高智商”扫地机器人,还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扫地机器人吗?

市场进入时机良好

blob.png

从大范围上讲,近几年,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4.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6亿美元。国内市场上,GFK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在50亿元左右,2018年则将增长至120亿元。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上升潜力巨大。

具体到线上来看,前不久星图数据统计了今年上半年(1-6月)线上扫地机器人的销售情况,发现线上扫地机器人的占比(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吸尘器总销售额)已经达到13.3%,而刚过去的7月,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5%。这表明国内线上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在快速提高,但市场还远不饱和,小米选择在此时推出扫地机器人,时机良好。再说,每次小米选择进入市场的品类,都无一例外地容易抓住消费者的体验心理。 

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blob.png

今年上半年,线上扫地机器人的主流价格区间是1000-1500元之间,销售占比为35.3%,2000元以上的占比为32.4%;进入7月,主流价格区间上升至2000元以上,销售占比37.0%,1000-1500元区间的销售占比下降至34.5%。

总体来说,1000元以上的扫地机器人是主流(占比88.2%),7月份线上扫地机器人的市场均价为1565元,小米将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定价为1699元,符合主流的市场价格区间,在大众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内,而且这个价格结合诸多高智商性能依旧给消费者造成了物超所值的印象——花1699元得到5000元的体验。只不过米家扫地机器人已经被开箱检验,不能跨线和存在死角等用户痛点似乎依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再加上还有越来越多的低价位国产品牌、高价位的国外高端品牌进入市场,米家扫地机器人1699元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小米品牌背书价值多大?

blob.png

目前国内线上扫地机器人市场由科沃斯和美国机器人品牌iRobot领衔,今年上半年,科沃斯市场份额为46.3%,iRobot份额为16.2%;进入7月,科沃斯份额下降至24.7%,iRobot份额上升至23.4%,但两者的领导地位不变。同时,海尔和浦桑尼克份额小幅上升,上半年线上第四的松下7月份被国产品牌莱克挤掉。

总体来说,国产扫地机器人品牌7月份地位上升,但从市场均价上看,包括iRobot、松下、玛纽尔等在内的美国、日韩品牌的市场均价仍然远远超过科沃斯、海尔、莱克等国产品牌,国产品牌的溢价能力不高,达不到市场平均价格水平。

米家扫地机器人即便有如宣传中所强调的高智商、扫的干净扫的快、强吸力、路径规划等高性能,但由逐渐被定位为“屌丝品牌”的小米品牌背书,很难重塑其在手机、电视等市场的成绩,今年春季沟通会推出的米家电饭煲就一直未进入主流电饭煲市场(7月销售额占比不足0.1%),米家扫地机器人的推出,或许也只能带来一场扫地机器人市场的价格战而已。

最后,从用户需求上来看——

前不久RTG Consulting在上海、成都和北京对4000位15至32岁的消费者进行了街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Y时代(生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最喜爱品牌是苹果、微信、支付宝、淘宝、阿迪达斯和Zara;而Z时代(生于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则最喜爱小米、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Zara和匡威。结合小米旗下各产品数据目前在各方调研报告中呈现的下滑趋势,这份调查至少说明,在现阶段最有购买力的用户群体中,小米这个品牌已经不那么受欢迎了。

更何况,抛开米家扫地机器人产品本身,单就用户需求来说,小米用户中仍有很多人租住在一个小卧室,他们可以买个米家电饭煲尝试,却很少会买个扫地机器人体验吧,#谁不想有个250平米的大房子,但现实有个25平米的卧室就不错了,呵呵#

热门推荐: